联系方式
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办公室:
0575-88054179
建艺学院教务科:
0575-88054091

媒体报道
当前位置: 首页 > 媒体报道 > 正文

【绍兴日报】“非遗”活化保护,留住我们的文化记忆

发布者: 网站管理员   发布时间: 2016-10-08
作者:陆海峰 来源:绍兴日报

■ 陆海峰

选材、上稿、运刀……在绍兴职业技术学院“绍兴市传统民间艺术传承基地”内,来自全省各地的48名工艺美术从业者,正在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、省级“非遗”传承人赵秀林的指导下,认真学习铜雕制作技艺。(9月24日《绍兴日报》)

绍兴职业技术学院设立“赵秀林铜雕大师工作室”、柯桥区财政每年安排200万元“非遗”专项资金建设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示范地……曾经从我们视野中黯然退隐的一项项非物质文化遗产,正悄然回归,幽幽地绽放出独特的光芒。

绍兴拥有绍兴莲花落、绍兴师爷故事、王星记制扇技艺等众多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。相关资料显示,目前全市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4项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72项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43项。但长期以来,这其中的部分遗产或因知之者甚少而湮没无闻,或因关注度不够而孤芳自赏,已有日见沉沦之势。

如何让这些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历史沉淀、传统文化基因“亲近”大众,让人们近距离地感受古越文化的迷人魅力?显然,我们日常在做的常规的、浅层次的申报、评审等工作,已力有不逮,而加以活化保护,则可望使其文脉得以长久延续。

活化保护,需要依托实物形态,使文化遗产“有形化”。市“非遗”中心在东湖景区建立乌篷船制作技艺展示基地、乌篷船驾船技能实训基地;柯桥区建成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和绍兴宣卷馆等展示展演场所,未来5年将重点建设黄酒文化生态区(湖塘)、绿茶文化生态区(平水)等五大文化生态区。以这种实实在在的载体,昭示文化遗产所隐藏的艺术密码,让文化遗产有迹可循、形神兼备,可触摸、可感知,或许就能令人们目有所见、心有所动,进而日久生情、心心相印,自然而然地与传统文化发生心灵感应。

活化保护,还要让文化遗产“活起来”。这方面,我们的乌篷船文章做得颇为出色。东湖千岩竞秀,因一叶乌篷穿梭其间,增添了灵动气息,“白玉长堤路,乌篷小画船”的诗意油然而生。9月22日晚,以“领略江南风采,感受乌篷风情”为主题的绍兴乌篷船风情月在沈园拉开帷幕,游客欣赏到“桨声水月”的奇妙意境,沉醉于“不知今夕何夕”的古今交融之中,进而对绍兴的“乌篷船元素”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。此外,像越剧和绍兴莲花落先后赴新加坡、德国、法国开展文化交流演出,王星记扇、绍兴黄酒等一批项目被选送到台湾地区乃至南非参展等,都是文化遗产“活起来”的生动实践。如果一种文化只能代表过去,却不能“活”在当下,那它就没有生命力,即使今天不遗余力加以保护,也仍然摆脱不了明天被遗忘的命运。因此,让文化遗产与群众互动、与时代脉博共振,是更深意义、更高层次上的保护。

活化保护,传承人是其中的“关键先生”。我们的文化遗产之所以能够历久弥新,离不开传承人对传统文化的坚守、对传统技艺的匠心、对精神家园的守护。柯桥区目前已有近三分之一的“非遗”保护项目认定了代表性传承人,并每年给予一定的经费补助,这既是对传承人的一种激励,更是对他们赓续文明的一种褒扬。为长远计,有必要复制“赵秀林铜雕大师工作室”等模式,确保技艺有新人接棒、精神有后辈承继。老艺人宝刀未老,新艺人推陈出新,文明之火才不至因老一辈人的凋零而暗弱。

网址链接:http://epaper.sxnews.cn/sxrb/html/2016-10/05/content_3_21.htm

(原载2016年10月5日《绍兴日报》第三版)